中国一牛人没钱了直接向日本借甚至说:我借日本钱从没打算还
谈到民国时期叱咤风雨的人物,段祺瑞可以算得其中一位,此人是中华民国时期着名政治家,一生“三造共和”,号称“北洋之虎”,皖系军阀首领,孙中山“护法运动”的主要讨伐对象。但是,他可是个连袁世凯都要礼让三分的厉害人物,老袁办事总是先要向段祺瑞请教一番再慎重作出决定,可见当时段祺瑞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。
这一切还要从清帝退位说起。大清王朝摇摇欲坠,但是,当权者仍然抱有一丝幻想,最后还是由段祺瑞武力逼宫彻底将清王朝推下了历史的舞台。段祺瑞其人绝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跟屁虫,他是个有政治头脑的人,对时势看得十分清楚。他早就已经认为“共和”是必然要取代封建专制,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。要想更快促成“共和”,就必须加紧对清廷的逼迫。
他亲自向清廷提交了奏折,大致的意思也就是说:规劝皇室认清时势,如今的皇室成员早已失去了对兵马的控制权,要是真的走到拔刀相见的那一步,受到伤害的必定是皇室。但是,如果皇帝能够及时退位,他们会答应给皇室一些优待。听到这些消息之后皇室成员们就乱作了一团,不少人拖家带口跑到天津、大连等地避难。剩下的只能厚着脸皮恳求袁世凯保护,最终还是隆裕太后主持召开了御前会议,作出逊位的决定。
但是,皇室还是担心如果自己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人家给夺了权,万一交权之后这些军阀们不给他们优待的条件可如何是好?
就这样逊位的事情一拖再拖,段祺瑞也看出了清廷的花花肠子,干脆一不做二不休,直接带兵武力逼宫。他决定自己亲率第一军全体将士进驻北京城,与清廷“剖陈利害”。正是由于他这一下的逼迫,清廷才最终同意宣布宣统皇帝逊位。这件事情使得段祺瑞名声大噪,大家都认为他是共和的缔造者之一,自此以后,他在国内外的声誉威信便迅速上升。
我们了解到的近代史向来都是中国一次次给列强们赔款,而段祺瑞这个人却能从日本人的手里借到钱,日本政府通过段祺瑞的日本顾问借出了一共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,并且,这笔借款总共分为八次到了段祺瑞政府的口袋里,从此日本人便再也没能要回这些钱。
民国六年(1917年)7月,段祺瑞重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后,为推行“武力统一”政策,镇压孙中山倡导的护法运动,当时这些军阀为了在中国站稳自己的脚跟都要和外国势力打交道,段祺瑞显然选择了日本作为自己倚靠的国外势力,只有从国外把钱弄回来才有可能在中国国内抢占先机。那么,段祺瑞又给了日本政府哪些好处,能让日本人心甘情愿地把钱借给他?
因为日本一直看重东北这块宝地,段祺瑞事先就承诺将东北地区的开矿权、铁路修筑权力转让给日本,以此来套取借款。有人说这就是明目张胆的卖国行径,实则不然,因为段祺瑞并没有让日本人在东北地区拿到多少利益,开矿权的确给日本人带来了一些收益,但是,这些利益与借款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。
至于铁路修筑权日本人更是一点便宜也没占到,因为段祺瑞承诺的铁路根本就没有动工修建过。日本人见势不妙急忙准备要回自己的借款却始终得不到回应,段祺瑞和自己的一些亲信总说:“我从借钱的时候就从来没有想要还过,对日本利用完了就算了,我死了一闭眼也就没事啦!”这一借款也被后世称为:西原借款。
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·一八惨案。“九·一八”事变后,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,段严词拒绝。1933年1月21日,段祺瑞悄悄离开天津,脱离日本人的势力范围,1月24日段祺瑞移居上海。1936年11月2日,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,3日行政院决议国葬,1月11日灵柩运抵北京西山卧佛寺后殿。
段祺瑞一生不拘小节,小的时候就邋遢的不成样子,天天拖着鼻涕到处跑。他们家的管家后来还回忆道:这位小少爷自幼顽劣不服管教,经常穿着时新的衣裳就玩泥巴捉虫子。这位管家还一直认为这是段家少爷中最没有出息的一个,因为他从来没有过少爷的样子,经常和下人们一起玩耍。而其他的少爷们则是将精力全部放到了政事上,和别人交谈时总是端着自己少爷的架子,更别提和下人们一起玩耍说笑了。
辛亥革命后,外蒙古因沙俄扶植脱离中国,当时的中国根本无力与沙俄对抗,然而段祺瑞瞅准俄国爆发十月革命,无暇顾及外蒙,派徐树铮一举收复外蒙,举国人民欢欣鼓舞。段祺瑞为人平和,从不在人前端架子,即使自己身居高位也从不仗势欺人,所以,他总能团结到一批人一起办事。他也不喜欢抽烟喝酒,嫖赌更是不沾,一生都没有为自己置办房产田地,其清廉程度就是放到现在也是少见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