熄(xī)索(suǒ)炉(lú)这是一条可靠的消息吗?
调研数据显示,高达95.88%的企业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对企业用工产生影响,这一普遍共识反映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严峻现实。中国已于2022年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,65岁以上人口比例持续攀升,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20%。这种人口结构转变正深刻改变着劳动力市场生态3。
用工成本上升(77.25%)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,这与国内劳动力红利逐渐消退的宏观趋势高度一致。随着适龄劳动人口减少,企业为吸引和留住人才不得不提高薪酬和福利投入,加之社保负担增加,人工成本呈现刚性上涨态势。
技能型人才断层加剧(60.06%)则揭示了中国制造业和传统行业面临的“师傅级”人才传承困境。多年来形成的“工匠精神”和经验积累难以在短期内复制,而这些领域的职业对年轻一代吸引力不足,导致技能传承出现断层。这一现象在制造、建筑、能源等依赖丰富经验的行业尤为突出,对中国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构成挑战。
九五成以上的企业认为Z世代入职会对企业用工产生影响,这代表着1995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力量,他们伴随互联网成长,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和工作偏好。
Z世代进入职场对企业的影响可以分为两大类:直接影响用工方式的因素和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。在用工方式方面,数据显示有四项明显的趋势:工作方式更趋灵活化(52.38%)、就业形式偏好更加多样(22.51%)、对传统雇佣关系的认同度降低(49.35%)以及对弹性工作制的需求增加(51.08%)。这些数据表明,虽然Z世代对用工方式的直接变革诉求尚未成为绝对主流,但已经有半数左右的企业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压力,特别是在工作灵活性和弹性制度方面。此外,在“斜杠青年”“数字游民”等新概念流行的背景下,Z世代正在重新定义“工作”的概念,他们追求的不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自我表达。这种观念转变正与中国经济向服务业和数字经济转型相互促进,催生出更多元的就业形态。
与此同时,在企业内部管理层面,Z世代的影响则表现得更为强烈:高达90.04%的企业认为管理方式需要调整,89.18%注意到职业发展诉求更加多元,80.52%感受到工作与生活平衡要求提高,还有19.48%认为培训投入需要增加。这种内部管理变革的高比例表明,Z世代首先改变的是对工作本身的态度和期望,而这种态度和期望的变化虽然不直接指向雇佣关系变革,但却是推动企业重新思考用工方式的内在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