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省白银军分区开展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
今年夏天,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红水镇共建村村民李建国最开心的事,除了家里种的枸杞卖了个好价钱,还有儿子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。
“以前总觉得娃儿读书没啥用,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。这几年军分区来帮扶,才知道有知识、有技术真是不一样。读书是娃儿最好的出路!”李建国说。
共建村是白银军分区的定点帮扶村。2021年,白银军分区启动“红水助学计划”,军分区官兵与村里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结成“一对一”帮扶对子,不仅承担学杂费、教辅资料费,还定期送来文具、衣物和生活用品。
2022年,白银军分区机关某处处长张建军退休后,成为共建小学的“兵校长”。他发现,除了教室墙面斑驳、教学器材紧缺等问题,部分学生家长“重打工、轻读书”的想法,也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。
“乡村振兴,教育先行,但光靠学校和学生努力不够,得让家长先转变观念。”于是,白银军分区联合地方教育部门每月推出“家长课堂”,邀请教师、心理咨询师和优秀退役军人登台,从家庭教育方法、教育政策解读,到职业规划指导,一点点帮村民打开“重视教育”的新思路。
观念的转变不仅靠宣讲,更要靠实践。针对村里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青年,白银军分区协调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,开设电子商务、农业技术、汽车维修等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班,12名青年借此掌握一技之长,实现稳定就业。
“看到村里年轻人靠技术挣钱,更觉得让娃读书没错!”参与“家长课堂”的村民们有了身边例子,对教育更重视了。
如今在红水河畔的共建村,教育观念的转变正带来多方面的变化。在军分区的协调下,村里针对枸杞种植、肉羊养殖等特色产业,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,曾经效益低下的枸杞园亩产提高,肉羊养殖合作社吸纳20多名村民就业,两年来人均年收入增加8000余元。
“村民腰包鼓了,更愿意把钱投入子女教育。孩子们努力读书、安心上学,又为乡村未来发展攒下‘人才后劲’,形成了良性循环。”红水镇武装部部长罗维丹说。